情融两岸·畅享天府|我校台湾学子参与2024年全国台联第二十一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
7月12日至17日,由全国台联主办,四川省台联、成都市台联承办的“情融两岸·畅享天府——2024年全国台联第二十一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四川·成都分营”正式开营。我校5名台湾学生有幸代表暨南大学参加此次活动,与来自两岸高校的台胞青年及志愿者40余人齐聚成都中医药大学,共同开启一场神秘多彩的蜀文化之旅。
蜀韵悠悠齐相聚,青春共襄开营礼
(宣布开营并授营旗)
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文甦,四川省台联会长潘裕萍,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曾芳等领导出席开营式。成都市台联会长廖文莉主持开营式。
(开营式合影)
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文甦在致辞中向两岸青年介绍了四川省情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回顾了近年来川台交流合作情况。他希望各位青年朋友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参与两岸交流合作和融合发展,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四川省台联会长潘裕萍表示,四川台联系统始终秉承“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今后,四川台联系统也将一如既往发挥“台胞之家”的作用,为台胞青年搭建更多联谊交流平台。她期待更多台胞青年参与到四川发展中来,与四川青年共同筑梦圆梦,实现人生理想。
(营员代表发言)
来自暨南大学的李明翰作为营员代表发言,他表示此次夏令营如同桥梁,连接了海峡两岸的学子。他说,四川在自己心中一直是一个神秘多彩的地方,期待通过此次夏令营活动感受巴蜀文化的底蕴,与两岸青年朋友共同学习、交流,共度难忘时光。
(参观成都中医药博物馆)
(体验非遗文化课程)
开营式结束后,营员们首先参观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通过对中医和中药两个主题展区的深入探索,了解了中医药文化的形成脉络和发展历史,对各地所产珍稀药材的功效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接着,营员们继续深入校园,先后聆听了四川省情讲座、特色非遗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课程,体验了雕版印刷、瓦当传拓、制作香包、绘制团扇等非遗项目,也在针灸推拿疗法和传统功法八段锦课程上,习得中医理疗的基本方法,大家跃跃欲试,收获颇丰。
(体验针灸推拿疗法课程)
(体验传统功法八段锦课程)
这些体验既增强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和传承的热情。来自中医学院的陈诗谕说道:“中医药不仅仅是一门医学科学,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未来,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中医药的奥秘,为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今蜀风联两岸,华夏文明一脉承
(大熊猫基地)
营员们的巴蜀人文之旅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开始,川台大熊猫,道不尽的“团团”和“圆圆”。2008年,这对大熊猫作为祖国大陆赠送给台湾的国宝,成为了连接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在基地里,营员们近距离观察了大熊猫的日常生活,了解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和保护工作。来自管理学院的张雅婷感慨道:“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象征,看到它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如同看到两岸关系的美好未来。”
(武侯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营员们走进武侯祠博物馆,沿着唐碑、文臣武将廊、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等,一步一景,一景一义,探寻蜀道上的三国文化,缅怀蜀汉英雄、感怀桃园结义。老城有茶馆,小巷有茶摊,营员们在锦里古街品尝盖碗茶,欣赏川剧绝活皮金滚灯和变脸,一瞬千面的技艺跃然舞台之上,令人叹为观止。来自中医学院的张玉铃表示:“除了技艺惊艳,我觉得‘ 变脸’本身也承载了更多含义,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无不是在变中求索求发展,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昌盛。”
(三星堆博物馆)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数千年前,古蜀人在此生息繁衍,孕育出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留下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遗址。而今,营员们走进三星堆博物馆,敲响古蜀之门,重拾吉光片羽,探寻文化之源,见证文化之交,感受灿烂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考古是古今对话的桥梁,透过历史一隅,我们得以窥见漫长岁月里,符号如何演化为文字,部落如何壮大为国家,我们的祖先如何“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传承中华文脉,守护文物之光,我们能照见多远的过去,就能预见多远的未来。
走进大美凉山州,见证彝乡新巨变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久困于穷,曾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如今,凉山早已脱胎换骨,“一步跨千年”,索玛花开幸福来。此行,营员们先后到访冕宁县、西昌市,追忆红色足迹,体验民族风情,感受发展变化,聆听千里凉山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铿锵足音。
(彝海结盟纪念馆合影)
(元升集团合影)
冕宁县,这片镌刻着中国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如今已成为“木都哈尼”的沃土,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长征精神与创业之志相互呼应。从1935年红军长征时期的“彝海结盟”到2011年台商扎根凉山的“助力脱贫”,营员们见证了“石榴籽般”紧抱彼此的民族团结精神,它跨越山海、跨越时空,让我们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合影)
踏入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神秘的毕摩文化、造型独特的鹰脚杯、热烈的火把节等,照亮了历史的长廊,营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深入了解彝族人民奴隶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和进步,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大凉山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变迁,领悟到文化交流、民族团结之于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凉山脱贫攻坚展览馆合影)
在凉山脱贫攻坚展览馆中,一张张挂在墙壁上的对比照片,一个个展示柜中的物件,复刻的悬崖村藤梯、钢梯等场景,诉说着凉山“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巨变。展馆中,还有一块灿若星河的名字墙,8万余名扶贫干部的名字流动闪烁,如同迢迢星河中彼此呼应的光芒,营员们久久伫立,心中充满敬意和感动,正是这些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帮扶力量助力凉山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从此迈步乡村振兴。
“以前听说大凉山就是‘贫穷、落后’的标签,没想到在大凉山深处竟还有台商经营的万亩油橄榄种植基地,林春福董事长跨越山海来到凉山种植橄榄,带领6800余户彝族同胞脱贫致富的事迹,真是太厉害了!”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明翰表示。
探寻科技新高地,感受新质生产力
绵阳,这座以科技闻名中外的城市,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为了解绵阳市的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加快“智改数转”步伐的核心驱动作用,营员们来到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通过聆听专业讲解、沉浸式体验等方式,零距离感受绵阳硬“核”科技,了解绵阳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成就。
(科技城新区“云”展厅)
(绵阳科技城新区大合影)
在科技城新区“云”展厅,营员们观看了科技城建设和发展历程的宣传片,以“创新”“产业”“城市”为轴线布局,饱览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新能源和化工、北斗卫星应用、生物医疗等绵阳现代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企业,以科技的力量领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无人驾驶公交车)
接着,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营员们乘坐无人驾驶公交车,它平稳行驶、精准感知、灵活避障,穿梭于城市楼宇之间,新奇的体验让大家直呼大开眼界、意犹未尽。据介绍,目前的人工智能产品已经从最初的无人驾驶公交车,到如今覆盖安防巡逻、零售、配送、清扫等多场景应用的无人驾驶领域,智慧城市触手可及。
(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
在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营员们在HMS全场景应用实训平台,了解到鸿蒙系统独特的分布式架构和多设备协同能力,同时,在智能家居和智慧办公学习实训平台,大家沉浸式体验了众多高新科技产品,直观感受到数字化、智慧化的无穷魅力和巨大潜力。
(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产业园)
营员们来到机器人创新馆,参观了“新赛道”代表企业——敬科机器人和它人机器人,科幻片里的未来城成为当下的真实场景。从智能酿酒特种天车系统到水面救援机器人,从医疗物流机器人到康养椅机器人,从各式各样的机械手臂到大型自动化设备,营员们见证了科技创新如何驱动产业升级,深刻理解了“科技强国”战略的深远意义。
蜀道巍巍,两岸情真。六天的夏令营,让营员们在巴蜀大地上触摸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脉搏,激发了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锦官城的千年积淀到科技城的创新脉动,从彝乡的沧桑巨变到三星堆的文明启示,每一程都是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诠释,每一站都是对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深刻体悟。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两岸青年交流彼此的成长经历和见闻见识,携手体验四川独特的巴蜀文化魅力,感受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情感。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谱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
文案 | 王珮珊 陈西金
编辑 | 屈淼
责编 | 魏婷婷 陆维茵 王思齐
初审 | 陈西金
复审 | 惠清明
终审 | 李朋军
(本微信公众号网络图片若侵权,请私信删除或领取薄酬)